萬一“陽”該怎么用藥?
編者按:“全國最美基層科普帶頭人”、武鋼二醫(yī)院外科主任醫(yī)師、武漢科技大學醫(yī)學院外科兼職教授、知名科普作家、健康時評作家紀光偉、行醫(yī)38年來,他堅持科普創(chuàng)作,撰寫了大量科普文章,深入基層開展健康科普講座,受到人們的歡迎。武漢科技報專欄“紀教授說醫(yī)”,結合當前熱點話題,從專家的角度為江城市民普及健康科普知識。
近日,國家衛(wèi)生健康委發(fā)布20條優(yōu)化疫情防控條款后,不少人開始提前準備抗感冒或新冠肺炎藥物。網上甚至有囤藥搶藥的清單。其實這是人們恐慌的表現(xiàn)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但是怎么吃這些藥呢?需要專業(yè)知識。
筆者從網上看到,大部分搶購的藥物都是針對奧密克戎感染后緩解發(fā)熱、喉嚨痛、咳嗽咳痰、鼻塞、流鼻涕、惡心嘔吐等癥狀的藥物。有乙酰對氨基酚、布洛芬、阿司匹林、連花清瘟顆粒、宣肺敗毒散、清肺解毒顆粒、疏風解毒膠囊、地喹氯銨、六神丸、清咽丸、溴己新、氨溴索、愈創(chuàng)甘油醚、乙酰半胱氨基酸、福爾可定、右美沙芬、氯苯那敏、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、賽洛唑啉滴鼻劑、桂利嗪、藿香正氣水等。面對如此多的儲備藥,萬一我們陽了,該怎么吃呢?面對如此多的儲備藥,萬一我們陽光明媚,該怎么吃呢?作者有以下建議。
1、如果你不能吃藥,盡量不要吃藥:奧密克榮感染后,90%是無癥狀感染者。這些人沒有任何不適,也不需要治療。因此,當你看到自己變成陽人時,你不能堅持吃藥。對于有癥狀的感染者,大多數(shù)癥狀相對較輕,如果不嚴重,對生活影響不大,也不能服藥。只有少數(shù)癥狀嚴重的患者需要藥物治療。如果發(fā)燒體溫低于38.5度,他們只需要多喝水,用溫水洗澡。只有體溫超過38.5度,他們才需要服用解熱藥。
2、你可以服用一種藥物,而不是兩種藥物:如果有鼻塞、流鼻涕等感冒癥狀,當你需要服用感冒藥時,盡量只服用一種藥物。這些感冒藥大多是復方制劑,大多含有乙酰氨基酚和馬來酸氯苯那敏。同時,服用兩種感冒藥可能會導致藥物疊加,如感康片、維生素C銀翹片、感冒精神顆粒等,會導致不良反應。
3、如果你能吃小劑量而不是大劑量:我們應該意識到自限性疾病的病程一般在7天左右。藥物治療只能緩解癥狀,不能縮短病程。服藥時,我們應盡量選擇小劑量來控制癥狀。大劑量藥物只會增加不良反應的可能性。
四、不得超過每日藥物總劑量: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每天不得超過4次。使用布洛芬退燒時,每次間隔6小時,每天用藥不超過4次。使用對乙酰氨基酚退燒,如持續(xù)發(fā)熱或疼痛,每4~6小時可重復使用一次,每日劑量不超過2克。超劑量服用可能導致肝損傷,甚至急性肝衰竭。在國外,約46%的急性肝衰竭患者過量服用對乙酰氨基酚。
5、避免空腹服藥:乙酰對氨基酚、布洛芬、阿司匹林等藥物容易引起胃刺激癥狀。應避免空腹服用。建議飯后半小時服用。對于復合制劑,應仔細閱讀說明書,了解藥物的成分和正確的服用方法,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(fā)生。
六、盡量獲得醫(yī)生的用藥指導:由于藥品種類繁多,建議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用藥,確保用藥安全。
7、識別OTC標志:購買藥物時,盡量選擇有OTC標志的藥物。OTC是指非處方藥,即無需醫(yī)生處方即可購買的藥物相對安全。上述藥物中有幾種是處方藥,只能由醫(yī)生處方購買。然而,有些藥店可能沒有嚴格執(zhí)行,這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。為了確保藥物的安全,必須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使用。
綜上所述,作者不同意大量囤積藥物,消除對奧密克榮感染的恐慌,積極做好基本保護,以積極的態(tài)度處理可能的感染。一旦感染發(fā)生,就不必驚慌,積極應對,配合藥物治療,將取得良好的效果。
優(yōu)質文章排行榜